《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实践的具身转向:理论思考与实践进路》
作者:
王美倩
出版日期:
2025-08-01
字数:
200000
开本:
特16
页数:
144
分类:
其它
ISBN:
978-7-5184-5579-9
定价:
¥69.00
官网优惠价格:
¥55.2
您也可以去


购买(点击图标进入购买页)
内容简介
[ ]
图书目录
第一章 从离身到具身:经典认知研究的局限与具身认知的突破
第一节 离身的认知:经典认知研究的认识论及其局限性
一、身心二分的认识论:从“动物”隐喻到“机器”隐喻
二、认知的离身:认知研究之“机器”隐喻……第一章 从离身到具身:经典认知研究的局限与具身认知的突破
第一节 离身的认知:经典认知研究的认识论及其局限性
一、身心二分的认识论:从“动物”隐喻到“机器”隐喻
二、认知的离身:认知研究之“机器”隐喻的认识论局限
三、经典认知研究的本体论承诺与方法学实践
第二节 具身的认知:立场、观点及假设
一、从朴素到激进:具身认知研究的连续统
二、具身认知的六个基本观点
三、具身认知的三个关键假设
第三节 具身认知对标准认知科学的挑战
一、身心关系的突破:具身认知的“身心一体”论与标准认知的“身心二元”论
二、认知模式的挑战:具身认知的“模拟—复现”观与标准认知的“表征—计算”观
三、心智建构的超越:具身认知的“有机整体生成”与标准认知的“机械线性加工”
第二章 智能时代教育实践的具身转向
第一节 信息实践与人的数字化发展
一、信息实践: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
二、人的数字化发展:信息实践中人的信息化在场与生成
第二节 教育是一种主要以认知科学为引领的信息型实践
一、教育实践是一种信息型实践
二、教育实践主要以认知科学为引领
第三节 认知科学的发展及其主导的教育实践观的变迁
一、经典认知科学及其主导的离身教育实践观
二、具身认知科学及其主导的具身教育实践观
第三章 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具身何以可能
第一节 从计算到模拟:具身视角下人工智能发展逻辑的新解读
一、基于“表征—计算”的符号型人工智能
二、基于“模拟—复现”的具身型人工智能
第二节 从延伸到赋能:具身人工智能对教育具身转向的基础支撑
一、知觉的延伸和教育的身体回归
二、技术的赋能和人的主体性弘扬
第三节 人工智能推动实现教育具身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向
一、内在逻辑:以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发展推动教育实践具身水平持续提升
二、实践路向:以具身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双向赋能促进教育与经验的统一
第四章 具身教育的学习观、课程观与教学观
第一节 具身的学习观及其设计原理
一、具身认知理论的学习观
二、具身学习设计的基本原理
三、人工智能赋能的具身学习
第二节 具身的课程观及其构建原则
一、具身认知理论的课程观
二、具身课程构建的基本向度
三、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具身课程
第三节 具身的教学观及其设计原则
一、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观
二、具身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
三、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具身教学
第五章 教学交互的具身转向与学习的三重境界
第一节 教学交互的具身转向及其对学习者认知发展的影响
一、以抽象符号为中介的离身交互及其塑造的左脑思维
二、以身体信号为中介的具身交互及其塑造的全脑思维
第二节 具身交互的心理机制:从动手到动脑的跃迁
一、动手:人与技术具身关系的构建及其支持的在场互动
二、动脑:感觉—运动的特异性模拟及其支持的隐喻互动
第三节 在“动手”与“动脑”的?织与融合中推动学习走向“动心”的新境界
一、动手与动脑的交织造就了“会思考的手”与“能动手的脑”
二、动手与动脑的统一:在认知与实践的对话中走向动心
第六章 实践探索:技术支持的具身交互及其教学应用
第一节 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具身交互及其典型案例
一、典型案例1:多媒体情境艺术学习实验室
二、典型案例2:行动学习实验室
第二节 基于具身认知的概念习得机制及其相关探索
一、具身视角下的概念隐喻与习得机制
二、具身交互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
第三节 具身交互对学生科学概念习得的影响
一、实验1:具身交互对学生科学概念习得之自我效能和学习成绩的影响
二、实验2:具身交互对学生科学概念习得之认知负荷和专注度的影响
三、建议:不同技术支持下具身交互促进学生科学概念习得的优化策略
[ 展开全部隐藏部分 ]